西迁精神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

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 已定班次 1688次
  • 承接院校 16个
  • 获取方案 1688次

背景

1.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打起背包就出发。面对国家所需,西迁人毅然放弃相对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繁华大都市上海奔赴古城西安,重新安家创业,以实际行动支援大西北建设。

  据统计,西迁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比教师总数超70%。一个个镌刻在交大西迁史上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爱国、奉献的生动注脚。他们身上,体现了“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坚定信念,反映着“始终同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执着追求,彰显着“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的优秀品格。

2.艰苦创业,矢志奋斗

   “初到西安,印象中似乎只有一家面粉厂和一家很小的纺织厂,电力也还没有发展起来”“交大就规划在距西安古城两公里的地方,当时是一片麦地”,这是属于老一辈西迁人的共同记忆:教学区内及北门、东门外,不少地方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下课到食堂要翻越一条深沟;四面透风的草棚大礼堂就是会议室……迁校时,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工作和生活条件等都极其困难。

   面对艰苦生活环境和繁重建校任务,他们没有丝毫退缩,未因迁校迟滞一届招生、晚一天开学。培养学生全力以赴、始终如一,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不减半分,搞科学技术研究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这是一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坚持,这是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从昔日麦田到今日知名高等学府,这条创业之路可以用“不平凡”形容,一代代交大人谱写的“创业歌”可谓感天动地。在老一辈西迁人努力下,学校机、电、动老专业的传统优势不仅全面发挥,工程力学系、工程物理系、无线电系及应用数学、计算机、半导体等一批新学科新专业也不断兴建,并设立第一批15个研究所,新建实验室面积是迁校前的3倍多。 西迁65年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毕业生28万余名,有近一半的人留在西部建功立业,创造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不仅奠定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还为改变西部地区落后面貌、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无私奉献,服务人民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依旧会选择踏上西行的列车,选择这个需要我倾注一生、奉献一生的地方。”西安交大老教授卢英烈,谈及当年无悔的选择,让人心生敬佩。迁校时仅24岁,一直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退休后致力于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和教学研究改革、参加学校“西迁精神”宣讲团宣讲,年近90岁的卢英烈,把青春年华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在耄耋之年依然为学校发展贡献余热。

   在西安交大,像卢英烈教授一样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是一批批西迁人、一代代奉献者,远离故土、淡泊名利,执着坚守、无怨无悔,尽管他们有的已辞世,有的已是耄耋之年,有的正是年富力强;有的建功立业,有的默默无闻,但都为西迁这棵大树的扎根生长、枝繁叶茂,贡献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行动,传递着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4.顶天立地,科技强国

   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56年8月的“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上,每位交大师生都持有一张学校特制的“乘车证”,其正面醒目地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向科学进军,赓续光荣传统。西迁人勤奋坚毅,精勤为学,永攀科技高峰,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创造了多个的“第一”:1959年,参与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三相高压真空开关;1978年,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2000年,国内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在这里诞生……

   还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这些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都凝结着交大人的智慧和汗水。

执行方案课程仅供参考 可为您定制课程方案

我要定制
课程内容(部分仅供参考)